侧边目录
本页目录

CRM操作指南

业务定制平台PaaS

分析决策平台DSS

机汇管家SCRM

S2B2C裂变商城

更新日志

任务裂变,为奖励式分享任务机制,通过有吸引力的奖品,邀请多个好友助力,可免费获得,以此诱导用户在自己的社交圈进行传播,一传二、二传四的模式,指数级增长。

目前我们机汇管家SCRM系统存在三种裂变模式:

仅公众号裂变涨粉模式,即关注公众号即算助力成功;

基于公众号+企业微信的裂变模式,即关注公众号并且加员工企业微信为好友才算助力成功,一箭双雕,不仅给公众号涨粉,还能给员工的企业微信号带来大量的客户,是一把引流的利器。

仅企业微信的裂变模式,即加员工企业微信为好友助力成功。

至于使用哪种裂变模式,商家可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而定。任务裂变目前公众号仅支持认证服务号。

 

一、【仅企业微信】活动裂变路径:

 

活动裂变路径

1、新用户扫活动码,进入活动页面

2、添加企业微信,在企业微信对话框推送该用户专属的活动图文及活动规则文案

3、用户点击进入活动页面,获取个人专属海报,并转发海报,邀请好友为自己助力

4、新好友用户身份,添加企业微信,在企业微信对话框推送带该用户专属的活动图文及帮好友助力成功的文案。

5、用户完成任务,领取奖品。

 

活动裂变图

新用户扫活动码参与流程:

好友助力流程:

 

 兑奖:

 

二、【仅企业微信】前期准备:

 

1、进入机汇管家SCRM后台,点击「企业微信」-「企业微信管理」-「添加企业微信」

2、授权成功后,创建自建应用。

务必保证【自建应用】的【可见范围】所选择的成员,存在【客户联系】-【权限配置】-【使用范围】的成员里,否则无法推送裂变成员的二维码。

 

二、创建活动

入口:进入【机汇管家SCRM】后台,从【企业微信】模块进入【任务裂变】菜单,创建活动时,分为【仅企业微信】和【公众号+企业微信】。

 

1. 基础设置

1.1活动名称

设置活动名称,方便自己对创建的活动进行管理,仅自己可见。

1.2 活动时间

设置好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到期后活动将自动结束,库存消耗为0也视为自动结束)。

 

2. 奖励设置

2.1目标人数

参与者将自己的专属海报分享给好友,成功拉取X名好友添加企业员工扫码助力,即可完成一阶任务,获得一阶任务完成奖励。

注意:活动一旦发布,「目标人数」不可修改,请慎重填写。当设置的库存消耗为0时,活动自动结束。

 

2.2奖励类型与领奖方式

① 奖品是实物,且需要走快递物流,在「成功邀请助力页面」点击【领取】按钮,表单填写领奖人信息。

② 奖品是主要需要到店自提的奖品、或是以线下发放为主的虚拟奖品。如“XXX运营干货PPT”,则联系客服,由客服发放,上传客服企业微信二维码。「成功邀请助力页面」点击【联系客服】按钮,扫码识别添加客服企业微信

③ 奖品是红包,考虑到商家微信支付商户平台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上传客服企业微信二维码。「成功邀请助力页面」点击【联系客服】按钮,在红包没有立刻进入个人微信零钱里,可以扫码识别添加客服企业微信。

 

3.高级设置

3.1性别参与

判断活动是否能参与,粉丝再添加企业成员后,获取到粉丝在个人微信里的性别,并且以在本系统--企业微信--用户画像所设置的性别为准。只要该客户参与过本场活动,不论性别如何修改,不受影响,依然可参与。

3.2客户标签

不论邀请人,还是助力者,只要参与该场活动,则自动打上选中的客户标签。客户标签获取的是企业客户标签。被好友删除/拉黑后,则标签自动取消。

3.3好友助力次数

由于必须是通过该场活动,添加上员工的企业微信,才算助力成功。当好友助力已达上限或是不能互助,会在「好友页面」提示助力无效。

3.4有效助力人数

选择【仅被好友删除/拉黑】扣除有效助力人数:即如果被好友删除/拉黑,会扣除邀请人的有效助力人数,但不影响已获得的奖品。

当选择不处理:无论任务尚无完成,当被好友删除/拉黑,助力人数不变。

 

4.海报设置

活动海报是任务宝涨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涨粉活动的灵魂。海报内容不要太多,简明扼要的传达出你的活动意图,要传递有效信息,例如主题、规则、引导、吸引点等元素。此外,海报设计一定要好看,用色、排版要抓人眼球。

 

点击【上传海报】,自定义海报展现形式。

可调整头像的形状,昵称的字体颜色、大小、对齐方式,以及头像、昵称、二维码/个人码的展现位置,保存活动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海报。

为了方便手机展示,图片像素建议为750*1334像素,格式为jpg、bmp、png,大小<2M,此外记得在海报上留出头像、昵称、二维码/邀请码的位置。头像和昵称可关闭不显示。

 

5.活动欢迎语

活动欢迎语分为新用户参与推送的文案和好友助力成功后,给好友推送的文案。

 

三、活动发布和管理

(一)活动发布的方法

活动创建成功保存后,会引导如何发布活动。那么,创建好任务宝活动后如何宣发呢?

方式一:在后台下载活动码,将活动码在各个渠道发布,引导用户扫二维码参与活动。

方式二:工作人员A在后台扫活动码,进入活动页面,获取第一张活动海报。将海报在各个渠道发布,引导用户扫海报二维码参与活动。

 

缺点:A的海报宣发出去后,所有看到该海报参与活动的用户都是为A助力,导致A可能占据排行榜第一名。

优点:操作简单。

(二)活动管理

 

 

1.自动发布活动

提前预设好活动,到活动的起始时间时,系统自动发布。

  1. 编辑(活动)

 活动尚未发布或是活动进行中,根据文案提示,可对活动进行相应的编辑。

  1. 删除(活动)

活动尚未发布或是已结束时,可以将活动【删除】。

  1. 查看单个「参与用户」数据查看及导出

① 可获取「参与粉丝」的头像、昵称、性别、关注状态、好友状态、有效助力人数、任务完成状况、发奖状况、表单填写等详情。

参与者用户身份,分为新用户参与和老用户参与。

新用户参与:新用户扫活动码,进入活动页面,添加企业微信,在企业微信对话框推送带该用户专属的活动图文及活动规则文案,点击图文,获取个人专属海报,并转发海报,邀请好友为自己助力。

老用户参与:老用户扫活动码,进入活动页面,获取个人专属海报,并转发海报,邀请好友为自己助力。

② 可对参与者导出、标记为是否发奖(支持批量操作)。

当参与者任务达标后,填写表单后(领奖方式为兑奖链接),即可「标记为」已发奖,支持批量操作。如果以红包作为奖品,只要微信支付商户平台账户余额充足,当参与人完成任务, 即自动发放至用户的个人零钱里。

「参与活动人数」和「完成任务人数」是随活动进行实时自动统计。如果以红包作为奖品,若出现账户不足,红包无法发放,待补足账户余额后,需手动「标记为」已发奖,同时将把红包发补发出去,「奖品发放人数」数据才会随之变化。

 

③ 可查看单个粉丝助力情况,及其人脉层级关系链,层级越多,传播效果越好。一般在十几层级左右。

   助力者身份,分为新用户助力和老用户助力。

 

新用户助力:好友通过海报识码进入上级的活动页面,点击“帮TA打call”,添加企业微信,在企业微信对话框推送带该用户的专属活动图文及帮好友助力成功的文案。

老用户助力:好友通过海报识码进入上级的活动页面,点击“帮TA打call”,若好友已曾经添加过该活动所设置的企业成员,那么直接点击提示“助力成功”。

 

活动裂变层级一级: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参加活动+扫描推广码参加活动。

二级是扫描一级粉丝海报二维码参加活动的,三级四级以此类推。

系统在第14级后,用【其他】代替层级,也就是说第1级、第2级。。。。第14级、其他。

 

5 .查看单个「活动」用户数据统计

5.1今日及全部数据查看

可以查看今日或全部的「数据」和数据「趋势」,包括「参与粉丝」、「完成任务人数」、「新加好友」、「流失好友」、「好友留存率(%)」等。

数据定义:

 

「新加好友」:通过公众号添加企业微信的好友数量

「流失好友」:通过该场活动,新客户添加引流成员后,客户又将引流成员删除/拉黑的流失人数。(不包含老客户,即之前通过别的方式添加引流成员)

「好友留存率(%)」:(新加好友数-流失好友数)/ 新加好友数

「完成任务」:邀请人数≥N,N为一阶任务目标

 

5.2活动完成情况和活动裂变层级

对「活动完成情况」和「活动裂变层级」进行统计。活动裂变层级越多,活动效果越好。一般在十几层级左右。

活动裂变层级一级: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参加活动+扫描推广码参加活动。

二级是扫描一级粉丝海报二维码参加活动的,三级四级以此类推。

 

5.3详细数据导出

支持以小时点、以日、以周、以月为单位、对用户详细数据进行查看和导出。

数据定义:

「参与但未推广」:邀请人数=0

「推广但未完成 」:0<邀请人数<N,N为一阶任务目标

「完成任务」:邀请人数≥N,N为一阶任务目标

「参与人」:生成了自己的专属海报即算参与粉丝

「任务完成率(%)」:完成任务人数 / 累计参与人数

「新加好友」:通过公众号添加企业微信的好友数量

「流失好友」:通过该场活动,新客户添加引流成员后,客户又将引流成员删除/拉黑的流失人数。
(不包含老客户,即之前通过别的方式添加引流成员)

「好友留存率(%)」:(新加好友数-流失好友数)/ 新加好友数

更新时间:2025-08-11 11:20:58
技术支持
分类
服务通道
联系途径
自助解决
帮助文档
客服人员
表单反馈
-
CRM反馈
寻求帮助
机汇社区
技术支持电话
技术支持QQ
技术支持邮箱
服务投诉
投诉电话(CEO热线)
投诉E-mail
微信投诉
2406436
本页目录